中华国粹在线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热门展示
  • 高延鸿:节录..

    作者:admin

    时间:2019-10-17

    查看详细>

  • 丁辅之《观山..

    作者:admin

    时间:2019-10-17

    查看详细>

  • 高延鸿:录古句

    作者:admin

    时间:2019-10-17

    查看详细>

  • 高延鸿:《益..

    作者:admin

    时间:2019-10-17

    查看详细>

陈劲松——山以石峻 海为川归
时间:2019-10-17 | 点击:1113次

山以石峻 海为川归


—高延鸿书法印象


文/陈劲松

那是2009年的一天,我在《书法报》报上扇庄栏目见到一幅很“别致”,有“想法”的隶书扇面作品,留下了很深印象。当我在《水墨印象》再次见到整版用这种书法风格而书写各种字体的作品时,怦然心动。于是打开电脑,从网上细细品读他的作品,一种很“阳光”的感受扑面而来。这时我才发现这是一位很全面的书家,真行草篆隶无所不能,还能画一手漂亮的国画。我感到这位书家是偏于独思的,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不随波逐流,并潜心在保留自己一处书法艺术的园地,还带有点象牙塔内中国传统文人的逸趣。他的作品的血脉是从传统和书法艺术本身的思考而来,有一种心灵洗刷后的纯粹。我喜欢,于是我想结识这位远在西藏的书法家高延鸿先生。


通过电话和短信交流,我们成了朋友。延鸿慷慨赠我墨宝,使我兴奋得请友人精裱装框,悬挂在我画室的耀眼位置,方便细细品读。读着延鸿的作品,纵观其作品风貌,种类颇多,使我目不暇接,总的印象,我喜欢三种风格。


第一种是书家理性的陈述。延鸿书家五岁始描红习字,其后历年临读名家法帖,深研汉魏碑拓。书家创作过程和成果是经过了睿智的思考和理性选择;其隶书连接着久远的汉字隶书“波磔”,解构了隶书原本意义上的横势,融合了隶书、篆书和楷书的笔法,并使作品的美感建立在“波磔”一根线条的悠扬流动上,如同传统建筑以飞檐雀替架构视觉为最主要的美感印象。从而形成了属于自我的一套艺术符号。其大篆、甲骨书法也很见功力,这一类作品凸显的是严密、秀韵、凝整与虚和的特点,具有很强的理性意义和陈述功能。书家的情感就像我老家门前那条清心的沂水河,汩汩地流淌。


第二种是书家感性的表达。这一类作品以隶书为基石,向章草以及篆书中求法,在造型上借鉴吸收篆书,行书法则。于隶书凝重厚滞的同时,增加了篆书之畅婉,行书之灵动;其用笔以行书为主,表现出速度与墨色的强烈变化;在空间上,大开大合,完全冲破了传统的格式。其楚简帛书体大胆用笔,尤其是对篆、行笔法的应用与吸收,丰富了其笔法的变化,成为一种奇诡的书风。这一类作品凸现的是萧散与高浑,体现了书家情感的跳跃性和激昂精神,富有感染力,冲击力,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第三种是书家在理性控制下的感性驰骋。其书法创作坚守古穆、浑重、开张、整齐的大格调;表现出结构布局规谨、行草笔意润沁及线质苍浑凝重的特点,体现了书家对传统古法在技术层面的把握并将书法规律巧妙地融进作品的能力,浸透出书家的智慧和才华,有新意!这一类作品凸现的是骏爽与疏宕,保持了比较自然的书写性。


延鸿的书写熔各种书体用笔于一炉,尤将勒、排、刷、刮等用笔相结合;笔为情驱、墨为意用,率意放达,无拘无束,翻飞自如,痛快超迈。其既痛快又沉重的书写,获得了“四面”俱到的挥运效率及正侧、掩仰、向背、转折、提按的自由书写效果。其疾笔与涩笔有机结合,笔毫铺裹变化,丰实而空灵,转折出翻毫折锋,运笔爽畅,顿挫分明,有风驰电掣之势。点划挺利,钩划爽刮,在节奏的起伏中铺毫摩擦使线条产生涩劲的力度。呈现在我面前的是激越跳荡,富于明快而强烈的点线节奏。使笔画姿态丰富,字形灵动多变,奇态百出。我说延鸿尚奇,但奇而不怪,灵动而不诡谲。于是延鸿作品有了笔尖的恣情流畅,笔力的凝炼画劲,笔姿的清秀潇洒,笔韵的丰盈瘦硬;于是出现了观其字如看山,奇峰突兀却又错落有致,观其字如观水,下笔流畅有如渊源千里的艺术效果。


延鸿作书,字势欹侧。以右倾为主,有的则左右摆动。同先人的书风比,欹侧之势在晋、唐、宋都有,晋之欹势是潇洒流畅而含蓄蕴藉的;唐之欹势是峻健凝实而法度森严的;宋之欹势则是真率劲意,发扬显露的,其中更多了怒张之势。而延鸿欹势,丰富了作品的韵律和势态的奋发以及笔意的多能与自足,更显露自然之态。观其书,就会发现每行仍然有若干字不同程度的向右欹侧,它那遒媚沉着,神气飞扬的风格,强化了骏发的风格美,它在欹侧的结体、行款之中,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大小相间,疏密相杂,翩翩自肆,洒落而丰美。“其中的每一条具体的线条也都展示出一种向这个方向的运动倾向”(美-鲁道夫·何恩海姆语)。这种殊异的结体,借用道家哲学的语言来说,是显示了“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老子·二章》)的态势。它颇能生发出一种动感、一种骏发豪劲之美,极大地助成其书法风格的活泼跳荡,矫健超迈、奇崛惊奔,纵放不羁。能让人远观其势、近取其质,获得丰富的审美享受。其书既有骏马奔腾,排山倒海的气势,又有精彩绝伦的点画微观妙趣。


前人有“人磨墨、墨磨人”之说,可见练字之艰辛。书法创作对书法家来说是一辈子的事。书法创作水平的提高离不开观念和技法。观念尤为重要,不断超越观念,是与书家的综合素质分不开的。延鸿在寄给我的创作感言中有这样一段话:“现代的书法创作审美,就是在发掘传统的各种书体,各种风格内涵及其本质的基础上叠加许多东西。当我们把传统书法创作要素单独拎出研究并在理论上加以重视和发展时,在‘创作形式’和书法本质的内容上就可能有新的发展和成果”。当我读完延鸿这段话时,“叠加许多东西”六字使我联想很多。我们的书法创作,不论是出于哪种状态,对书理的深刻把握,对书法艺术的痴心体悟,对书法技法的孜孜探求,对学识修养的日臻完善,才是书家的历久之策。这些,延鸿是做得很好的。延鸿年少到武汉、重庆求学,现在身居要职,均没有丢下他挚爱的书法艺术;参加工作后,专业广博且优异,前途一片光明;由于长年的学书修练和不忘“叠加许多东西”,使他的书法直透人格的自信和体现出他学历的深度。我认为,延鸿是一位很“阳光”的书法家。


延鸿就生活在“阳光”升起的地方。我相信,有阳光的哺育,高原丰厚土壤的滋润,布达拉七色颜彩的渲染!延鸿将脚踏大地,用渊博的学识和修养建构起比肩喜马拉雅的艺术标度;让丰富的创作律韵随雅鲁藏布日夜不息的川流和激情注入浩瀚而深邃的书法艺术海洋。


我期待着!



创作手记


高延鸿


形式源于实用,起初并非以为形式。形式是外壳,是表象,是打扮;书法本身才是实质、核心。创作不能一味摹仿及套用现有既成的成果和形式,避免唯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义”和拿来做法;从实用、自然出发所产生的创作作品才更有意义。古代碑帖属传统书法范畴;所谓传统所谓古典,实际上属于复合审美。现代的书法创作审美,就是在发掘传统书法的各种书体、各种风格内涵及其本质的基础上叠加许多东西。当我们把传统书法创作要素单独拎出研究并在理论上加以重视和发展时,在“创作形式”和书法的本质内容上就可能有新的发展和成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