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名家百科
中国企业家书画家联谊会官方网站
中国书画名家百科-权威的中国书画名家大百科
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官方网站
中国书法研究院-中国书法研究院官方网站
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官方网站
香港文化艺术联合会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颜色:

TOP

澹月:对联的艺术风格
2013-06-12 23:52:38 来源: 作者: 【 】 浏览:804次 评论:0
  对联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和其它文学体裁一样,同样有一个艺术风格的问题,但在前人的著作中却少有系统的风格划分或论述。一副对联摆在你的面前,怎样去欣赏呢?我认为,无非是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看“意”,即它的意境,看它的主题是什么,联语表达了什么,是怎样表达的?是否切人、切事、切地、切时? 

  二是看“气”,即它的气势,看它是不是一气呵成?是否具有如同“胸中岩壑,笔底波涛”一般的感染力? 

  三是看“修”,即它的修饰,看它的谴词造句的方法和构思的基本技巧是什么? 
  四是看平仄、对仗是否符合联律? 

  实际上,欣赏对联,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艺术风格的问题。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和研究对联的艺术风格,以确立对联艺术的审美标准,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欣赏和创作水平。我基本上赞同“对联十品”的说法,也就是将对联的艺术风格分为雄奇、婉转、工丽、典雅、自然、质朴、真切、浪漫、趣味、新异等十种。 

  当然,对联艺术风格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即使同一副对联,也可以同时具有若干种不同的风格;即使同一副对联,从不同的角度去赏析,其艺术风格也不尽相同, 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总的来说,对联风格的形成与立意、写作手法密切相关。 
 
  第一节 雄奇 
 
  具有雄奇风格的对联,立意高远,意境奇特,在写作方法上往往借助于夸张、排比、层递等手法,表现为气魄宏大,语势突兀,敢于道前人所未道。作者往往是在客观景物的激发下,或在主观情感的冲撞下,凭自己的一股豪气,如巨大的山泉,冲决一切阻塞,一涌而出,势不可挡。一般地说,这与作者平日的为人与气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胸襟宽阔、性格豪迈的人,在作品中才能达到这一境界。这种风格,能扩大读者的视野和胸怀,洗尽心中块垒,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催人奋进,显示出阳刚之美。例如,近代史上民族英雄林则徐在少年时与同学们游福州鼓山时曾写过一副对联: 

  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鼓山位于福州东郊、闽江北岸,延绵数十里,有屴崱、白云、鼓子诸峰,为闽南名胜。山巅有巨石如鼓,故名。山上屴崱峰俗称“绝顶峰”,可观日出。上联以天作海岸,下联以我为顶峰,状物抒怀,气势磅礴,展示出作者的凌云壮志,博大胸襟。林则徐在其一生的政治生涯中,之所以能够不为列强的气焰所屈服,掀起了虎门销烟,抗拒英军入侵的斗争,显然与其少年时代就具备的那种海洋的襟抱、山岳般的志趣分不开的。诗可言志,对联同样是个人理想、情操的写照。 
又如,广州镇海楼的一副对联: 

  千万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天,目空今古; 
  五百年故侯安在,愧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镇海楼位于广州越秀山顶,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高28米,分五层,俗称五层楼。楼名寓雄镇海疆之意。楼顶及各层挑檐均琉璃瓦盖,下面两层的围墙用红石砌建,矗立山巅,气势雄伟,蔚为壮观,登楼眺望,广州景物历历在目。“镇海层楼”为羊城八景之一。联中“摘斗摩天”是夸张语,谓此楼崇高宏丽,“五百年故侯安在”是设问句,引起抚今追昔的感慨,气概非凡,能唤起读者怀古之思。雄楼配上如此气势宏大的联句,相得益彰。 
  再如,笔者为中央电视台2005年春节晚会“盛世大联欢”撰写的几副主题联: 

  大联欢,大团圆,大景大观,泱泱大国,大气磅礴兴大业; 
  新境界,新局面,新时新政,滚滚新潮,新风浩荡颂新春。 
 
  大业宏开,国运昌隆,聚五千年浩气,民族复兴惊世纪; 
  中华崛起,人心安定,振九万里雄风,和平发展傲苍穹。 
 
  上下五千年,太平盛世欣今日,听钟乐和鸣,八方共饮复兴酒; 
  纵横九万里,锦绣中华创未来,看龙狮劲舞,亿众同吟发展歌。 

  这几副联从不同的视角突出了春节晚会“盛世大联欢”的主题,应该讲还是蛮有气势的。五千年,言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九万里,说我国领土幅员辽阔。联语高度概况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和平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盛世特征和时代气息;以抒怀和咏赞的笔调,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生机勃勃、吉祥兴旺的中国新形象;且看龙狮劲舞,又闻钟乐和鸣,充满喜庆,清雅悦目。总体来看,这几副联磅礴挥洒,豪气横生,令人振奋。 
 
  第二节 婉转 
 
  婉转风格的对联用词委婉曲折,但又不失其本意,以婉转、含蓄的方式来阐明义理,对事物进行歌颂或讽喻。婉转风格的对联,常用双关、比喻、对比等写作手法,表现出一种阴柔之美。例如,杭州西湖湖心亭联:
 
  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夜月; 
  六桥花柳,浑无隙地种桑麻。 

  联中“浑无”即好像无有之意。桑麻,代指农业生产。“四季笙歌”、“六桥花柳”,均指当时上层统治阶级的奢糜生活,与“穷民”贫无立锥之地的生活境遇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颇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辛辣意味。虽然此联用的是曲笔,却揭示了社会现实。 
又如,旧时的一副自挽联: 

  百年一刹那,把等闲富贵功名,付之云散; 
  再来成隔世,是这样夫妻儿女,切莫雷同。 

  作为自挽联,概括作者自己一生的经历,表明处世态度,但又不宜直白,只能委婉地把意思透露出来,让人去琢磨。此联,上联表明自己淡泊名利的人生观;下联本意是,倘若再转世为人的话,切莫再降生在那种早已厌倦的世俗圈子里,但作者并没有直说,只以“是这样夫妻儿女”婉言之,显得颇有雅趣。 

  再如: 

  起病六君子; 
  送命二陈汤。 

  此联,猛一看似乎是一位医道高明的先生在临床诊病,实际上是在给窃国大盗袁世凯致“悼词”。原来,所谓“六君子”指的是鼓动袁世凯称帝的孙毓筠、杨度等六个文人;“二陈汤”指的是陈宦、陈树藩、汤芗茗三个叛离袁氏的军阀。袁的死因确实与这九个人有关,此联妙在将人物拟作“六君子”、“二陈汤”两种汤药名,词有别解,联有深意,真乃妙笔生花。 
 
  第三节 典雅 
 
  典雅风格的对联,联语多从典籍中化出,或者直接引用典故,使联句具有丰富的内涵,耐看、耐读、耐品味。欲达典雅之境界,须具备广博的知识,熟谙掌故,并能运用自如。例如:李渔的题黄鹤楼联: 

  仙家自昔好楼居,吾料乘黄鹤去而必返; 
  诗客生前多羽化,焉知赋白云非即其人。 

  此联作者李渔(1610~1680),字笠鸿,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清代诗人、学者,著有《笠翁十种曲》、《闲情偶寄》,另有声律启蒙读物《笠翁对韵》传世。联中所说的仙家,指仙人费袆,字文伟,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传说他在黄鹤山修仙得道,乘鹤而去。“白云”,出自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诗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李渔在联中用费袆乘鹤升仙之典,引发了“去而必返”的联想;“焉知赋白云非即其人”含有“江山代有才人出”之意,颇耐品味。 

  又如,云南昆明五华书院联: 

  鱼跃鸢飞,活泼泼地; 
  日华云烂,纠缦缦天。 

  此联为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尹壮图在五华书院人主讲时所撰书。《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上联以“活泼泼”与“地”连接组成一个副词,用来修饰“鱼跃鸢飞”。寄语书院诸生,指出只有像“鱼跃鸢飞”那样自然活泼地学习,灵活而不呆板,生动而不机械,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收效。《尚书大传》载《卿云歌》:“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卿云就是庆云,古谓祥瑞之气。相传舜将禅位给禹,和臣僚在一起唱此歌。“纠缦缦”,纠结遍布。下联以“纠缦缦”这个形容词来修饰“天”,与上联的“地”字相对,于工整中见活泼。指明书院为礼乐教化之地,其影响之广,作用之大,如日月之光华,似云彩之烂漫。此联化用古人诗文自然得体,用典不滞不粘,潇洒隽雅,读来备觉清丽典雅,果真是“活泼泼地”。 

  又如,郭沫若先生的一副联: 

  国有干城扶赤帜; 
  民立喉舌发黄钟。 

  此联所用词句均有出处,具有深刻的含意。“干城”,御外卫内之城,常借指勇略过人的将军;“喉舌”,古代指御史之类的言官,如《诗经·大雅·烝民》“出纳王命,王之喉舌”,现在用指“代言人”;“黄钟”,古代十二律中的第一律,也指乐器,如屈原《卜居》中“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透过典雅的联句,得知郭沫若先生是在颂扬一位文武兼备的国家栋梁。 
集句联中多有典雅之例,如: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长圆。 

  其上下联分别出自李贺、石曼卿的诗句,对仗工稳、天衣无缝。 
 
  第四节 工丽 
 
  工丽风格,所谓工者是指联语对仗工整;丽者,指联句富有文采。工丽风格的形成,不单纯靠辞彩,还须具有完美的意境和理趣。只有繁缛的辞藻,而缺乏真实意境则容易流于浮艳,乃是文章之大忌。例如,有一副春联: 

  江山飞丽藻; 
  花柳发韶年。 

  此联,“江山”指的是静物,“花柳”指的是生物,“丽藻”是指春天美丽的风景,“韶年”是指春光,“飞”、“发”二字,极有生气。虽然寥寥十字,对仗工稳,辞彩艳丽,描绘出一副生机勃勃的春景图,可谓词约意丰,具有工丽的风格。 
  再如,郑板桥题镇江焦山自然庵的一副联: 

  山光扑面经新雨; 
  江水回头为晚潮。 

  作者郑板桥,乾隆元年进士,长于诗文,擅书画,为“扬州八怪”之一。焦山位于镇江东北长江中,隔江与象山对峙,为镇江东面的门户,海拔150米,方圆2公里,郑板桥曾在此读书。“山光”,山的景色。“扑面”,迎面。“新雨”,指刚下过的雨。上联写纵目远望的喜悦之情。经过新雨的洗涤,秀美的山光更为真切,有如迎面扑来似的,令人欢欣。“江水”,指焦山耸立于长江之中。“回头”,向后转头,回过脸来。“晚潮”,后至之潮水。下联写俯视江水的无限感慨,由于晚潮的涌动,奔腾的江水向西倒流,仿佛转身而去似的,十分形象。联中“山光扑面”、“江水回头”不但造语新奇,而且对仗工稳,经过新雨洗濯的山光扑面而来,足以沁人心脾;晚潮起时,江水回头,又何其壮观,除给予读者以新鲜秀美的艺术享受外,还揭示了有趣的自然现象,并蕴涵有微妙的哲理。意趣昂然,回味无穷,非亲临其境者是难以作此佳联的。 

  赵之谦自题宅院的联句,又另是一种情趣: 

  阶前碎月铺花影; 
  天外斜阳带远山。 

  赵之谦,清代咸丰九年举人,篆刻家、书画家,擅长诗词、楹联。此联中,“阶前”为近景,“天外”为远景,“碎月”为夜景,“斜阳”为日景。作者能够从不同的时间、空间摄取奇妙景色入联,意境优美,色彩清新,联语工丽。 
有些对联,在写作上很重视词语的色彩搭配,如北京颐和园道存斋的一副联:
 
  绿竹成荫环曲径; 
  朱栏倒影入清池。 

  此联中,以“绿竹”对“朱栏”,对仗工稳,辞彩鲜丽,形成了一种色调对比;“环曲径”与“入清池”相对,意境深幽,颇有尺幅千里之妙,只默诵其联,不入其境亦足以令人陶醉。 

  写景联句不乏工丽者,叙事对联也不例外,如阮元为杭州西湖诂经精舍所题的一副联: 

  公羊传经,司马记史; 
  白虎论德,雕龙文心。 

  阮元,清代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历任湖广、两广、云贵总督,晚岁入为体仁阁大学士。阮元于嘉庆六年(1801)在杭州亲自创办“西湖诂经精舍”,为我国第一所培养经史人才的高等学府。此联中,“公羊传经”,是指《春秋·公羊传》。《春秋》相传为孔子所作,后人为之作传的有左丘明、何休、公羊高。阮元独尊公羊,认为《公羊传》是重要的经藉而最为推崇之。“司马记史”,是指司马迁所著《史记》,为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白虎论德”,是指《白虎通义》,东汉班固等编撰,记录白虎观经学辩论的结果。阮元以“论德”二字,指明学生须注重道德品行的修养。“雕龙文心”,是指南朝梁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为古代文学理论专著,阮元以“文心”二字,标明树立文章的正统。此联罗列四部书名,略作变动,成为主谓宾的完整结构,“传经”、“记史”、“论德”、“文心”,将办学的宗旨予以凝练的概括。对仗工稳且不说,奇妙之处尚在于作者所选的四部书,其书名或作者恰含“羊”、“马”、“虎”、“龙”四种生肖动物,更添几分情趣。其构思之精巧,令人叹服,恰如时人所评:“极古香古艳之致”。 

  第五节 自然 
 
  自然风格的联句,首重意境,不推砌词藻。表现出联语流畅,明白如话的特点。自然风格只是显得不费力气,不是刻意经营而来,但绝非平淡无奇。诚如太白诗境“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自然美是造物赋予之美,是美之极点。欲达到自然美的境界,须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娴熟的技巧,即使经过雕琢,却了无痕迹,方臻妙境。郑板桥作联就有这方面的功力,如他的六十岁自寿联: 

  常如过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页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鲜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上联,是说人生在世光阴短暂,但只要有所追求,乐我所乐,活得无拘无束就好,永葆童心,具有昂扬向上的精神。下联,是说什么成仙成佛都是瞎说,只要心胸豁达,不为世俗缠绕,不被功名所累,过着清心寡欲、悠哉乐哉的生活,就活得自在,有意义。整个联语说得自然,事情看得明白,耐人寻味,道出了自己一种超逸的处世态度,真不愧为名人佳作。 

  又如,清代钟云舫的“贺杨海臣移居近里”联: 

  斯世太尘嚣,我近还乡,一点林泉甘自乐; 
  此间好山水,君来作主,两家风月要平分。 

  钟云舫诗文俱佳,尤擅长楹联,被誉为“长联圣手”。钟云舫“性刚简而不能谀”,因得罪贪官而遭构陷,被囚禁达三年之久。出狱后归隐还乡,恰值杨海臣亦迁于离他居所不远处,特撰此联。“尘嚣”,世间的纷扰、喧嚣。“林泉”,山林与泉石,借指隐居之地。上联向新邻介绍自己息隐林泉的缘故及感受,寓有禅的自由和淡泊。“山水”,有山有水的好景致。“风月”,清风明月,泛指美好景色。下联“君来作主”句,于恭贺的同时表示真诚的欢迎,又略带诙谐的语气告诉新邻,切莫“风月”独占,“此间好山水”当“平分”共享。“平分”句与成都望江楼中一联“剩一楼风月,要平分工部祠堂”意同,反衬出此间山水之美,还寓有禅的平等和旷达。此联起笔沉重严肃,落笔轻松风趣,“我近还乡”、“君来作主”语言平易,令人感到亲切自然。在叙述自己还乡初衷的同时,又表达了欢迎新邻的热忱,亦庄亦谐,很有特色。 

  再如,在《警世通言》中,王安石给苏轼出联云: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此联句说的是,这年闰八月,正月立春,蜡月又逢立春,所以是“人间两度春秋”,就客观现实出句,显得贴切而自然,颇令苏东坡作难,一时难以找到与之匹配的对句,直到后来才有人对出上联: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旧时以干支纪年,六十年周而复始,“再周天”,即从甲子年重新开始。总体来看,联虽然对上了,但毕竟不如出句那么自然流畅。 

  还如,纪晓岚祝乾隆帝五十寿辰联: 

  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 
  五十年圣寿,自兹以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皇图”,封建帝王的版图。乾隆在位期间统一疆土,使多民族的国家得以巩固和发展,并以康熙《皇舆全图》为据,重新描绘。当时皇家的版图以达四万里,地域之广,确为“伊古”未有。上联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的“皇图”,颂赞乾隆皇帝的文治武功,业绩辉煌。“圣寿”,皇帝的生日。皇帝古称“万岁”。按“万岁”计算,已有“五十年圣寿”的乾隆,不是“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的寿数吗?下联运用加减法的计算,巧解“万岁”一词,用以贺“五十年圣寿”,相信尽管也知道自己活不到“万岁”的乾隆帝看了,也一定会十分高兴。纪晓岚在这副联中,一反引经据典的旧模式,以数字入联,形式工巧,用语奇妙,正如梁章钜在所著《楹联续话》中评论此联云:“气象高阔,设想奇创,对仗亦新而稳,与寻常楹联蹊径,迴乎不同。” 

  近年来,嵌字联颇为流行,但往往只满足于把受赠人的名号嵌入联中了事,联句内容多有牵强附会之嫌。其实,嵌字联更须贵在自然,既嵌入了名号,也不留痕迹者方为上品。例如,蔡锷赠给小凤仙的一副联:
 
  此地之凤毛麟角; 
  其人如仙露明珠。 

  此联用“蜂腰格”将“凤仙”二字分嵌于上下联中。“凤毛麟角”喻此风尘女子不同凡俗的性格与才气;以“仙露明珠”赞其宛如天仙的美貌,既切其身份,又流畅自然,可谓是嵌字联中的妙品。 
 
  第六节 质朴 
 
  质朴风格的对联,将浓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思想,以朴素的语言道出,但说理透彻,表意实在,无浮华之感。正如王安石诗句所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落尽繁华,但剩枝干,联语遒劲而亲切。例如,袁枚自嘲的联句: 

  不作公卿,非无福命都缘懒; 
  难成仙佛,为爱文章又恋花。 

  袁枚,字子才,号随园老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曾任江宁等地知县,辞官后侨居江宁,筑园林于小仓山,有《随园诗话》等著作传世。“公卿”,三公九卿的简称,泛指高官。袁牧三十七岁便托病辞官,上联由此而落笔,表面说自己当不了大官,不是因为没有福气和命运,而是全怪自己疏懒。其实,作者所谓的“懒”是看不惯官场的陈腐,又懒得交结权贵,巴结上司,觉得仕途艰难,所以辞官归隐。联中“懒”字朴实无华,却道出其无意在官场钻营,特立独行的气节和品格。 

  又如,清代刘咸荥悼老友方旭的挽联: 

  五老中惟余二人,悲君又去; 
  九泉下若逢三友,说我就来。 

  刘咸荥,光绪二十三年(1897)拔贡,官达县教谕。方旭等人与作者过从甚密,被称作“四川五老”。五人相偕共度晚年,但时不留人,相继有三人去世,待方旭又驾鹤仙归时,刘咸荥撰此联以挽。“今君又去”,用语十分朴实,通俗如口语,却表达了对老友去世深切的伤悼之情;“说我就来”,具有诙谐意味,但联系上句“五老中惟余而人”,觉得话也说得实在,“人生自古谁无死”这是规律,谁也逃不脱,何须讳言之,索性直说,会令人感到情感真切,也可见作者襟怀之坦荡。 

  再如,清代名士张南山在湖北黄梅县做官时题其衙署的一副联:
 
  催科不免追呼,愿百姓早完国课; 
  省事无如忍耐,劝众人莫到公堂。 

  作为旧时的州县官,催税、断案系其职分所在,一般俗吏则乘机作威作福,勒索民财,而这位张大人却能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以对联的形式,实实在在地告诫百姓们按时完税,免得逼迫;多忍耐,尽量别打官司,省得花钱。联句是写给百姓们看的,没有官腔,实话实说,其晓喻作用绝不亚于一张安民告示。 

  再如,冯玉祥将军为人正直,1927年驻军郑州时,看不惯官僚们的腐败作法,撰联给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其联句是: 

  一桌子点心,一桌子水果,哪知民间疾苦; 
  两点钟开会,四点钟到齐,岂是革命精神。 

  联语明白如话,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国民政府的官僚政客们生活上的腐化,工作作风上的拖沓。“哪知民间疾苦”,“岂是革命精神”真如当头喝棒,痛快淋漓。此联的缺点在于犯了重字之忌。 

  还有旧时戏台联: 

  六七人可当千军万马; 
  十几步能走四面八方。 

  此联,描写演戏的情形,写得形象逼真,“可当”、“能走”纯粹是口头语言,却揭示了戏剧的真谛,令人感到朴素贴切。 
 
  第七节 真切 
 
  真就是逼真,切就是切近实际。真切风格的对联,是指状物写景能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去描写,达到逼真如画的效果;写人叙事能切近人物的身份和事迹,达到揭示事物本质的目的。真切风格的联句用词准确,比喻贴切,有着“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情见于言外”的功效。例如,在武汉黄鹤楼有一副题联: 

  楼峰江带; 
  舟蚁人潮。 

  此联是清代乾隆年间一位不知姓名的游人留下的,用的是白描手法。“楼峰”,写楼之高耸;“江带”,是说大江之形状宛如玉带;“舟蚁”,言船极多;“人潮”,谓游人之众。上下联仅用八个字把黄鹤楼及其周围的景致描绘得逼真如画,具有传神之笔力。 

  又如郑板桥的一副写景对联,也用的是白描手法: 

  月明满地水; 
  云起一天山。 

  此联是作者为江苏扬州瘦西湖小金山月观亭所题。月观亭坐西朝东,面临湖滨,是历代文人墨客月夜赏景吟诗作画的绝妙之处。月作为“三光”之一,自古以来被文人雅士歌咏颇多,借月抒怀之作数不胜数。以“月”为名的景观也遍及各地。上联用“月来”切“月观”亭名,写明月当空、清光洒地的优美景致,以水形容月光自是亲切自然。“云起”,云朵涌动。云从来就是飘忽不定,或聚或散,形态各异。下联将云团比作峰峦,更是活灵活现。以水喻光,写月在地;用云譬峰,称山在天,其想象可谓神奇,给人以栩栩如生、如在眼前的感觉。此联达到了形神兼备,生动传神的境界。 

  又如,俞樾题吴山仓颉祠联: 

  上溯羲皇画八卦时,文字权舆,秦而篆,汉而隶,任后来缣素流传,不外六书体例; 
  高踞吴山第一峰顶,川原环抱,江为襟,湖为带,看此后菁华大启,振兴两浙人材。 

  俞樾,清代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仓颉祠在浙江省杭州之吴山,吴山位于西湖东南,山上多古迹,春秋时为吴国之南界。联中“权舆”是萌生、开始的意思;“六书”是汉字的六条特征,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等。仓颉是传说中汉字的创始人。上联是说,自伏羲时代仓颉创造了文字,秦作篆体,汉代演变为隶书,以后接着出现了草书、行书、楷书等多种书体,流传至今,仍然具有六书的特点。下联是描绘仓颉祠周围的山水形胜,及吴越一带文化之兴盛。述文字源流,切仓颉之事迹;写山水形胜,状仓颉祠之景观,上下联密切相关,十分真切。 

  杭州花神庙旁有一老祠,其联句为: 

  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 
  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 

  联中引用《琵琶记》、《西厢记》之词句,语言朴实无华,而酷肖月老的神态、口吻,好像是在亲切地教诲前来上香求愿的善男信女,祝他们良缘缔就,好梦成真。 
  行业联的专用性较强,在创作上更应该切近行业之特点。例如:
 
  摄将真影去; 
  幻出化身来。 

  此联,道出了摄影行业的特点,使人一看便知此家店铺是干什么的。又如: 

  虚心成大器; 
  劲节见奇才。 

  此为竹器店的用联,联中虽然没有“竹”字出现,但“虚心”、“劲节”两词紧扣竹子本身的特性,而“成大器”、“见奇才”则是借题发挥。


  第八节 浪漫 
 
  浪漫风格的对联,表现出敢于超越现实,富有诗意的特点。写作中常调动联想,大胆地运用夸张手法,甚至借助神话传说来突出主题,使对联带有神奇的幻觉,令读者为之激动不已。浪漫,主要表现在构思上的大胆突破,虽然有些言过其实,但因为有一定的感情为基础,没有违背“因情造文”的创作规律,与荒诞、狂怪是有所区别的。 
  例如,清代诗人陶澍题油坊的一副对联: 

  榨响如雷,惊动满天星斗; 
  油光似月,照亮万里乾坤。 

  此联中,“榨响如雷”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借以表现榨油时发出声响之大,接着进一步加以渲染,谓此声能够惊动天上星斗,造成一种迴乎寻常的意境。下联“照亮万里乾坤”是驰骋想象引出的幻境,令人惊叹而振奋。 

  又如: 

  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 
  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据传,此联为毛泽东少年时期与安化名流夏默安先生的对句。上联“春到也,春去也”是虚拟鸟语;下联“为公乎,为私乎?”来自《晋书·惠帝本纪》“此鸟声,为官乎,为私乎?”毛泽东化用在联中。蛙本无情,鸟又无意,人赋以情意,极富浪漫色彩,细细品味,或有深意在其中。 

  再如,春联: 

  吟竹诗含翠; 
  画梅笔带香。 

  春联的主题是抒发愉悦之情,如果没有意象可托,易流于空泛。此联,通过“诗含翠”、“笔带香”的大胆联想,使对联带有一种浪漫的情调,开拓了新的意境,营造了一种雅致而轻松欢快的气氛,著墨不多,情趣盎然。 

  再如,婚联: 

  摇落红梅毡铺地; 
  飘来瑞雪花迎人。 

  喜结良缘,洞房花烛,是人生幸福的时刻,你看,造物主也赶来助兴,“摇落红梅”、“飘来瑞雪”,以增加欢乐气氛,是一种奇思妙构,充满了浪漫色彩。 
 
  第九节 趣味 
 
  趣味风格的对联,表现为构思巧妙,语言风趣,或庄重,或诙谐、意味深长,其写作手法多种多样,使人们在欢乐、陶冶情操之余,从中得到教益。趣味往往产生于对细节的刻划上,通过幽默的语言来揭示事物的本质,但不等于一味的滑稽、轻狂之类的低俗作品。 

  例如,郑板桥为苏州网师园濯缨水阁的题联: 

  曾三颜四; 
  禹寸陶分。 

  此联中,“曾三”,是指孔门高足曾参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颜四”,是指孔子另一门生颜回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四条修身养性之准则。“禹寸”,是指大禹惜寸阴之说,“陶分”,是指东晋名臣陶侃自勉惜分阴的名言。此联用字凝炼,对仗工稳,联内熔铸了丰富的格言哲理,耐咀嚼,耐回味,意思隽永。 

  又如,明末志士赖尚其的一副联: 

  凡竹无心,爆竹偏从心里发; 
  百花畏火,灯火专向火中开。 

  此联,立意新奇,不同凡响。“爆竹”不是真正的竹子,故能“偏从心里发”,“灯花”非植物上的花,所以“专向火中开”。由表层意思看,有“同中存异”的趣味,其内涵却表达了作者一种不同流俗、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又如,清代黄遵宪题人境庐的一副联: 

  药是当归,花宜旋复; 
  虫还无恙,鸟莫奈何。 

  黄遵宪,光绪二年(1876)举人,历任驻日、美、英等国参赞、总领事等,因参加戊戌变法被革职回乡,遂营建新宅,取陶渊明《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之意,取名为“人境庐”。联中,“当归”,中药名,以根入药,性温味甘苦辛。联用“当归”暗喻自己的政治信念决不会改变,理“当”重“归”其位。“旋复”,即植物学的旋花科,属双子叶植物纲。联亦用双关义,隐喻不甘失败,尚望重新复出。作者《己亥杂诗》便有“万花烂漫他年事,第一安排旋复花”句。“虫还无恙”,《风俗通》:“恙,噬,意为咬)人虫也。”联语双关,自嘲为小虫,虽深受排挤和迫害,仍不改其志,安然无恙。“鸟莫奈何”,指奈何鸟,即杜鹃。王逢春《送春》诗:“子规(杜鹃鸟又名)夜夜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联语暗用此诗意,抒发了自己决心为政治理想献身的精神。此联构思精辟,用语巧妙,既表达了对清廷迫害的蔑视,又寄寓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匠心独具地运用“药”、“花”、“虫”、“鸟”之名,抒怀言志;“无恙”、“奈何”又流露出一种进与退的矛盾心情,一联十六字,五味俱全,可谓情藏联内,意在言外,余韵悠长,颇见功力。 

  再如,近代趣联大师刘师亮(1874~1939)的一副讽刺时政的对联: 

  自古未闻粪有税; 
  而今只剩屁无捐。 

  联中,“粪有税”足见税种之繁多,屁虽无捐,可是除此之外都有捐,也够百姓受的了。此联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在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百姓们不堪苛捐杂税盘剥的激愤心情。 

  清代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一书中记载有这样一则趣联故事:潘何而姓联姻,潘姓为男家,何姓为女家。女家曰“吾女无所望,但愿进到彼家有饭啖足矣。”男家曰:“我亦无所望,但愿媳妇进门以为抱孙之地。”于是,某先生贺以对联云: 

  有水有田方有米; 
  添人添口便添丁。 

  上联,“水”、“田”、“米”合为潘字,回答了女家提出的“有饭啖”的要求;下联,“人”、“口”、“丁”合为何字,答复了男家“抱孙”的要求。一副对联用析字法巧妙地答复了双方的要求。笔法新颖,甚有趣味,令人赞叹不已。 

  第十节 新异 
 
  对联,也同其它文学体裁一样,有着不断创新的问题,新异风格主要表现为内容新,写作手法与众不同。对联的创新,一是要从其它文学品类中吸纳新的构思、修饰手法;二是随着汉语词语的发展,对联在用词和音调的使用上要有所更新。新异,就是领异标新也。 

  例如,杭州灵隐寺前冷泉亭有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的一副对联: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杭州西湖的飞来峰,相传晋代咸和元年有印度游僧慧理者登临时叹道:“此是中天竺灵鹫之小峰,不知何年飞来。”董其昌在撰联时抓住这一掌故,以设问方式为联,既新颖,又能唤起游人的遐想,更引出了后人“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等等应答之作。 

  又如,梁章钜题居室联: 

  客来醉,客去睡,老无所事殊为愧; 
  论学粗,论政疏,诗不成家聊自娱。 

  诗词押韵,对联也押韵,读来琅琅上口,这是梁章钜的一种借鉴式的创新。上联“醉”、“睡”、“愧”同韵,下联“粗”、“疏”、“娱”同韵;上联的韵脚为仄声字,下联的韵脚为平声字,不但押韵,且符合联律之要求。 

  再如,山海关孟姜女庙的叠字趣读对联,更是别具一格: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此联,上下联分别叠用了七个“朝”字和“长”字,初见觉得奇怪,以为不可读,但认真琢磨一下,就会发现对联利用了汉字多音多义的特点,不但读得通,还颇有意境。“朝”字既读chao,相当于“潮”字,又读zhao,即早晨的意思;“长”字读zhang音,作动词用(生长),又读chang,相当于经常的“常”字。那么,这副联按句逗可以读成“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浮云长,常常长,常长常消。” 

  再如,梁章钜《楹联丛话》中收集了一副颇具雅趣的厕所用联: 

  成文自古称三上; 
  作赋于今过十年。 

  上联,出自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之语:“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下联则来自西晋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蜀都赋、魏都赋、吴都赋)历时十年才完成,“门庭藩溷皆著纸笔”的掌故。此联在构思上能够运用典故,联意翻新,境界甚高,虽施之茅厕,亦不失其策励作用。像这样于俗处见雅的对联,非大手笔不能为之,惜不多见。


Tags:澹月 对联 艺术 风格 责任编辑:楹联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澹月:对联的分类 下一篇对联基本格律的六要素和六禁忌(..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中国书画名家百科